武苑杂谈之周恩来总理精通武功 |
时间:2014/4/26 23:24:59 来源:王友唐 浏览:5845次 |
周恩来,不仅是中国人民敬爱的好总理,而且还是百姓心目中崇拜的完美偶像。为何他在面对复杂多变之形式,能够机警妥善地处理各种难题?为何他能自如地应对危情和突发事件?为何他性格中柔中带刚,文中有力?我想,可能与他能文善武有关。关于周总理精通武功一事我耳有所闻:多年前,我到北京恭王府中国武术研究院采访过刘峻镶研究员,据他讲,早年,他写过一部章回小说《伍豪之剑》,其中透露了周总理早年曾学练过武术的秘闻,当时的反响不小,因为伍豪乃是周总理的化名,“伍豪之剑”是他领导的特科活动。据今年第一期的《人物画报》介绍,1927年,为了革命事业的需要,周恩来组建了著名的“特科”,特科分为总务科、情报科、行动科和交通科,周恩来亲自讲授如何保卫自己,打击敌人,其中的行动科又叫做“红队”,“红色恐怖队”,俗称“打狗队”,这是一支超小型的精锐“特种部队”,主要任务是惩治叛徒特务首恶。周恩来为何能在课堂上既是武术教师,在行动中又是武林高手呢?原来他在天津南开就读时,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拜当时与霍元甲齐名的韩慕侠为师,学习形式八卦,还给韩的武馆题写了“韩九师堂”四个字。韩慕侠绰号“玉面虎”,电影《武林志》中的“东方旭”就是他的化身。孙中山开办黄埔军校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韩慕侠被聘为军校首席国术教官。师徒在广州重逢,周恩来再度向韩慕侠学武,使其受益终身。韩慕侠曾感概地说,“翔宇(周恩来字翔宇)年少志高,深谋远虑,我教他怎样强身,他却教我怎样做人。”凡研究党史的人都很奇怪,许多同志都有过被捕的遭遇,周恩来在上海做地下工作那么多年,为何经历千险却从未被捕过,而且潜伏得那么好呢?文章用“武林高手行走江湖的‘绝招’”来诠释:一、“住”,居无定所,三天两头搬家;二、“行”,多在夜间和晚上,白天潜伏在“家”;三、“貌”,外出仔细化妆。正是这些与武林豪杰相似的绝招,使敌人难以发现他的踪影。 周恩来是大家的楷模。人们不禁对他之所以能够如此完美产生兴趣。他的经历向世人展示了文武双修,方为成才之路的真谛:论文,踏实留法的海归派;论武,他正经地向一代武术宗师学过武艺。在他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抗日救国还是解放战争,他都是运筹帷幄的主帅之一;无论是外交,还是建设,他都驾驭自如,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在别人看来十分棘手的难题。毋庸置疑,这些颇具传奇色彩的功绩与他深厚的文化涵养、坚实的武功韬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像他这样出类拔萃的英才,不仅人民敬仰,就连对手也垂涎三尺,羡慕不已。 从周总理的经历可以看出:长期习武练功会让人受益终生,而武德则会使人的思想修养,变得更加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