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拳又一次空前规模团结的盛会 |
时间:2014/10/14 23:03:28 来源: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 作者:邵智勇 浏览:8597次 |
2014年10月4-6日第十一届“中夏集团.圣禹基金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红拳传承人展演交流大会经过三天的激烈比赛6日在西安石油大学体育馆落下帷幕。 10月4日晚上7.30的开幕式,庄重、大气、隆重、有规格,155个红拳参赛队入场式十分壮观,三千人的体育场座无虚席,这在国内一些武术赛中是十分罕见的场面,当晚的入场式在“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管弦乐伴奏下,国旗和会旗在仪仗队和彩旗方队护卫下,精神抖擞的步入会场,大会在激昂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序幕。 开幕式上由红拳传人进行了精彩的红拳套路和器械表演,最引人瞩目的是由红拳传人杨明华与赵丙寅的长兵实战对抗,这是红拳在挖掘传统器械对抗的一种尝试,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将更进一步的挖掘整理出红拳传统实战技击比赛,如红拳“跑拳打手”、短兵、长兵的对抗比赛,这也是落实“国家非物质遗产法”的具体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遗产法》第四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第五条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法”为全面整体系统的继承红拳文化遗产提供了法律保障。大会的又一亮点是由大会组委会向70岁以上的红拳老拳师敬献鲜花,对他们为了红拳的传承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这次展演交流大会是由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陕西中夏集团建设集团、陕西红拳文化产业发展有公司承办。西安市武术协会、西安红拳文化研究会协办的一次规模空前的红拳专项交流赛事,本次大会也得到了陕西省武术管理中心、陕西省武术协会的鼎立支持。参加当天开幕式的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白栓锁、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会长雷志敏、陕西省武术管理中心副主任兼省武协秘书长宋斌、陕西省武术协会名誉主席王英杰、省武协副主席.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主任马文国、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邵智勇,西安红拳文化研究会会长柴文魁以及山东菏泽洪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效合、重庆红拳研究会秘书长李恒康、以及河南黄淮学院体育系书记王剑、陕西榆林学院体育系主任慕润宽等参加了当天的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还有92岁的红拳大师刘存和、84岁的红拳大师孟光发以及70岁以上红拳老前辈;杨斌、千俊希、韦志平、王振邦、张胜利、秦武龙、张玉清、李正明、边春发、李逢春、孙启新、张文轩等一批红拳名家。 这次展演交流大会宗旨:习武修德、爱国健身,红拳遗产、薪火相传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切实的把保护红拳文化遗产落到实处,提高红拳传承人自觉保护、传承红拳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与责任感。给红拳传承人提供一个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平台,而且对老年组的演练进行全程录像,对价值和濒危的红拳套路、器械进行保护性录制,交流大会也是对青少年红拳习练者的一次考评。 参加本次红拳比赛的俄罗斯红拳代表队是宝鸡红拳名家李逢春老师徒弟王晖在俄罗斯办起了红拳馆传授的红拳,每年放暑假都由王晖带领俄罗斯学员到陕西宝鸡市李逢春红拳传习所进行红拳培训,在这次交流大会上卡佩诺哇和雅琴科亚利山德拉分别荣获拳术一等奖,他们说他们喜欢红拳,下次比赛还要参加。来自美国vearnest在西安天龙武馆学习红拳这次拳术也荣获了一等奖。台湾少林拳道协会会长陈清钦从台湾来专程参加了本次活动,并带来了台湾陕西村乡党的问候。参加本次大会的全国各地的红拳代表队有;重庆红拳代表队、甘肃天水红拳代表队、山西大同红拳代表队、山东菏泽洪拳代表队、河南黄淮学院红拳代表队。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拳代表队、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红拳代表队、榆林学院红拳代表队、安康学院红拳代表队、西安外国语大学红拳代表队、西安培华学院红拳代表队。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已经将红拳列为学院体育公共必修课,红拳进校园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红拳丰富多彩的套路内容和简洁实战技击方法得到了大学生的倾慕。 红拳从1994年在著名武术家马振邦、高文、范长江发、邵智勇、的组织发起下,举办了首届“华祥杯”地方拳种(红拳)比赛,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自筹资金没有花政府一分钱举办了十一届的红拳的专项比赛。红拳从当年的严重断代危机,到现在的众多青少年的参与习练,这与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的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社会各界众多企业家的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正是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红拳的保护、传承才得于延续,红拳被评委 “《中华武术》30年最具传承力拳种”当之无愧。 这次展演交流大会设立了红拳拳术和器械两项比赛项目,而且大会规程规定只允许红拳体系的套路参加赛,对一些人在参赛中演练的竞技武术和国家规定武术套路规程规定将给与最低分。规程还专门为青少年设置了“红拳十三势”专项比赛,红拳十三势是由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编制经陕西省武术协会审核通过的的简单、易学、易用的红拳普及套路,近年来在省武术协会的支持下在我省中小学的到了迅猛的推广。 经过两天的激烈的比赛,红拳传人展现了红拳一拳七系(红拳、炮拳、花拳、九拳、通背、子拳、醉拳)不同的套路有近100种,各类长短器械近80种,红拳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着众多观众,因为这次参赛的15岁一下的少年儿童就有743人,一个小队员就要牵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四个人到六个人的心,又时逢国庆长假,每天比赛场的看台就有近1500多人在观看比赛,这样的人气在国内武术的比赛实属罕见。 两天的比赛最辛苦的就是裁判,赛前由总裁判长王静老师组织了裁判学习,这些裁判必须是习练红拳的人才有资格担任,而切还要经过红拳演练考评和裁判规则考试,合格者将由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颁发红拳专项裁判证书,在经过大会组委会审核才能上岗执裁,担任老年组的裁判必须是60岁以上的人,以示对红拳老拳师的尊敬。我们红拳的裁判在历届比赛中大家从来也不要补助金,这就是红拳精神!为了弘扬红拳大家的一贯口号是“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这一传统在红拳的赛事中一直在延续。本次交流大会专门设置了竞赛监督委员会,主任由大会执行主任邵智勇担任,仲裁主任由红拳名家昝文林担任,总评议长由王静担任,副总评议长由李少阳、杨斌、念宝华、刘文成担任、老年组评议长由武术家高级教练高西安担任。 本次交流大会展示了红拳人的空前团结,大家一致表示“天下红拳是一家,弘扬红拳靠大家,同举一面旗”,团结一致共同为保护、传承、弘扬红拳文化遗产共同努力。 参加展演交流大会的来之全国的红拳代表队有155个队、其中队员1301人,领队教练305人,共计1606人,年龄最小6岁、最大的82岁,其中70岁以上的33人、60岁—69的人140人,49-59岁130人,31-45岁的73人16-30岁的182人,15岁一下743人, 以上数字就可以明显看出31岁-45岁之间出现过严重的断代危。 红拳的保护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支持下, 2008年红拳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做为项目管理单位陕西省红拳文化研究会,依照“国家非遗法”建立了以红拳传承人为主体的“红拳传习所”98个、在大专院校设立了红拳保护、培训基地30个,这一措施对保护、传承、弘扬红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红拳传习所和培训基地已经成为保护、传承红拳文化遗产的主力军,也极大的推动了我省城乡群众性全民健身活动。2014年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被评委全省保护非遗先进单位,秘书长邵智勇被评委保护非遗先进个人,省武术管理中心和省武术协会对研究会工作的认可: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连续三年被陕西省武术协会评委工作先进单位、其中田琨、柴文魁被评委先进个人。 今后目标:红拳将借组开发丝绸之路的契机,更进一步的开放对外交流,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将继派队赴美国、台湾、香港、澳门参加国际武术大赛,更加扩大了红拳在世界上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