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志敏会长在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五年总结发言 |
时间:2014/4/20 14:06:13 来源: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 作者:陕西红拳研究会办公室 浏览:8747次 |
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 2010年“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 ———— 雷志敏会长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红拳研究会的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的班子成员,向前来参加红拳换届会议的领导和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大家上午好! 红拳研究会的这届班子已经整整工作了五年。作为会长,我向大家汇报五年工作情况、不妥之处、欢迎批评。 五年前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是在原陕西传统拳研究会的基础上重新组建成立的,为了合理的开展工作打造陕西“红拳”这一品牌,经陕西省文化厅审批、省民政厅批准正式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由于特定的环境和历史原因,加之新的隶属关系,更名“红拳”拳种以及红拳融入文化等远因近果,新班子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给正常的工作带来阻力和不便。工作刚刚启动,引起了新任班子的高度重视和警惕。我们一方面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求得解决办法;一方面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深入探讨研究会的宗旨、方向,调整思路和理念,严格的从红拳自身做起。我们遵照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意见,围绕红拳文化这个大课题做文章,理清关系、摆正位置、经过反复推敲、狠抓几个根本性的问题作为突破点。我们特别重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学习和讨论,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核心,在红拳发展上做精、做深、做透,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协调,红拳工作出现了转机,迈开了前进的新步子。 下面就五年的工作我从五个方面做一简单汇报 一、 挖掘、整理、继承、发展,狠抓红拳申遗 红拳研究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全身心的投入申遗工作,红拳在文化研究上做文章,是红拳得以继承、挖掘、发展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红拳文化研究会的宗旨、章程中的重要内容。红拳起源于秦、昌名于唐宋、盛极于明清,红拳就产生在关中这片人杰地灵的地方。为了使红拳文化遗产得以传承,06年3月研究会就组织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学者赴我省各地拜访红拳名家为申报“红拳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详实、系统的资料,制作碟盘。我们还在05年12月就组织了首届“红拳学术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来自各地、区、县的红拳传人、学者、专家120人,大会收集有价值的论文11篇。为弘扬红拳文化、保护文化遗产,06年下半年我们9次组织红拳表演团,进社区、下农村,奔赴各地市、区、县进行宣传和表演。 在继承、保护方面,我们对红拳做出贡献的65岁以上的红拳传承人进行走访和调查,确定了全省各地10个县的红拳传承人共13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我们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设置传习所具体要求,研究会拿出立项报告,上报国家。同时对各地、市、区、县的传习所,我们制定标准,初步审定全省共40个个人和单位。 狠抓非遗工作,重视红拳宣传,07年5月发行了《陕西红拳十年》画册,画册质地精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展现了一代红拳人的风采。07年5月红拳被列入《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08年6月红拳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为“红拳”项目管理单位。 辛勤耕耘,硕果累累。几年的辛勤工作,结出丰硕果实,07年被评为省级、08年评审为国家级,两年两大步,红拳载入史册,受到国家保护是一代红拳人的历史贡献,我们要加倍努力、奋斗拼搏,争取更大成就。 二、红拳三次进央视,三次进入武林大会 三次进入武林大会,红拳是唯一的一个优秀拳种,央视对红拳评价很高,红拳三次上央视,每次一个月,没周二次,每次50分钟。多次上央视红拳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红拳以刁打巧击,闪绽腾挪,腿法凌厉,贴身靠摔的精彩击法,三次都被评为最佳拳种,,几次总评全国第一,留下的精气神,红拳人气最旺,收到了轰动效益,三次上武林大会,每次央视邀请四名红拳专家评委,五名红拳名师临场解招,邵智勇同志被聘为武林大会现场解说,均获得央视和观众的一致赞誉,我们精算了一下,三次上央视红拳近90名红拳人参加央视播出,红拳如此壮大阵容上央视如此这么多时间上演播,对我们红拳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红拳三次上央视,这次准备时间短、任务重,我们成立领导班子,成立训练营海选队员,确立教练队伍,我们第一次和第二次上央视进入武林大会主教练郭大祥同志,教练组成员,武清江,党选民,李忠义,第三次进入武林大会训练营放到红拳窝子兴平,教练以兴平当地为主,主教练刘文成,教练组李伯强,马建昌,和志强,每次教练队伍严格训练,规范管理,责任心强,训练指定计划,参赛队员有生气,有活力,全队严谨活跃,紧凑,是一支技术精作风硬,要求严训练刻苦的红拳队伍,每次集训都受到表扬。特别是第三次上央视集训,政治文化素质高,有8名本科生,3名研究生,9名党员。红拳功底扎实,突出红拳技法,重视擂台效果,更受广大观众欢迎。 央视武林大会展示的一个真实的武术,继承的是中华文化,让传统武术的习练者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现的自我和斗志,实现了传统赛事由套路表演转变技术格斗的第一次超越,这是个跳跃式的飞跃,标志着千年红拳的发展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三、组建俱乐部,参加武术职业联赛 红狼武术俱乐部,俱乐部WMA的赛事,是武林大会的延伸,红狼俱乐部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民间红拳习练者的支援,红狼俱乐部始终以发展红拳为目标,以推广传统武术为宗旨。红狼俱乐部的成立,成为WMA的成员,武术选手能从业余转化为职业,是第二次飞跃,又是一次大的跳跃和发展,红狼俱乐部是以红拳的企业家联手组成,是经红拳研究会批准,工商局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纯属产业化运作,红狼俱乐部的成立倍受红拳研究会的关注和宠爱,为它的成立和发展,研究会全力投入,全心配合,俱乐部董事长周润生,总经理邵智勇,副总经理王保证,红狼领队吴法泰,股东韩利闻,柴文魁,韩鹏,特别是董事长周润生为俱乐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俱乐部成立一年来,训练刻苦认真,管理规范有序,教练张连强同志,副教练郭大祥,党选民,李随成整个教练执教有方,严格要求,队员责任心强,事业心强,全队团结配合,敢打敢拼,首战黄山WMA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取得了团体第二的喜人成绩。 红狼队的巴图,徐安庆表现出色,潜力很大,具备夺冠实力,由于赛事的变更出现分歧,规程需要董事长变动,为了保证红狼俱乐部的利益需要,陕西颇有实力的企业家李兵女士统领红狼俱乐部,李兵女士属于智慧性,文化性女强人,克服巨大困难,促使红狼俱乐部度过暂时难关,支撑红狼俱乐部近半年的时间,为红狼俱乐部做出了突出贡献。 现在红狼俱乐部已经正常运转,做着今后各项赛事的安排和准备。 四、赛事频频,硕果累累 比赛、交流是推动红拳技艺的必要手段,“打”和对抗是武术的灵魂所在,只要灵魂出“鞘”才能使千年红拳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有套路表演转变为技术格斗是红拳创新,变革的道路,也是红拳继承,挖掘,整理发展的必由之路,5年来红拳文化研究会抓赛事,抓格斗,抓“打’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红拳发展的根本体现。 五年来我们抓赛事,抓格斗是这样按排的: 安排全省红拳观摩交流大会二次,05年11月由研究会和兴平文体局合办陕西红拳观摩交流大会,各,地,市500多人参加,08年举办“华城电子杯第八届红拳观摩交流大会,二次观摩交流大会安排了隆重的开幕式,文体表演,几千人参加,影响很大,隆重而热烈。大会过程中“华城电子杯”观摩交流大会更为,突出,共76个队,近800人的规模。省,市领导参加和颁奖。二次观摩交流会突出了特点,①是提供交流平台,交流技艺,达到学习提高的目的;②是大会安排红拳学术交流会,文化内涵丰富;③ 是在挖掘继承上有所突破,没有看到过的红拳套路,如红拳通背,红拳翻子,虎少展等5种;④是大会设置传承奖,增加专家评审组,致使老拳师的积极性提高,对红拳的传承极为有利。 安排进京上央视,参加武林大会的海选3次,以红拳的套路和格斗为主,完全使用武林大会的模式就,几百人参加,央视每次派专家指导和监督。 红狼俱乐部组织选拔赛,以集中练、集中打为主,优胜劣汰,最后形成队伍,因为是全国选拔,力量、体重、实力要求颇严。 组队参加“香港国际武术节”,共参加三次。07年参加第五届香港国际武术节,红拳组织两个队,共26人,取得了23枚个人第一,获得团体一等奖,跟队教练武清江老师。09年红拳第二次组队参加比赛,挑选了10名红拳高手,由资深、经验丰富 的杨斌前辈执教,在24个单项中获得17枚金牌,优秀选手杨明华一人夺得四枚金牌。今年,我们又派队参加香港国际武术节,也是第三次赴香港参赛,红拳选手凭借娴熟的技艺、超群的武功,出色完成了任务,受到大会一致好评。香港媒体称赞红拳:陕西红拳红遍香港! 五年之中,三次赴北京参加武林大会,三次集训队伍;陕西红狼俱乐部参加WMA中国武术职业联赛,丛集寻到比赛,从服装到装备,吃、住、工资待遇等所需费用;红拳三次组队赴香港参加“香港国际武术节”,五年的费用共400多万,我们红拳研究会未向政府伸手,全靠武林界的朋友、热爱武术的企业家以及研究会的骨干同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所需经费自行筹集、赞助解决。研究会的周润生、王保证、吴法泰、韩利闻、邵智勇、韩鹏以及黄龙、高玉峰、朱永金、赵国明、宋少杰、、郭茂华、孙子洋、港商杨文英等红拳企业家鼎立支持、慷慨解囊,成了红拳事业坚强、有力的后盾。这里我代表红拳文化研究会致以最诚挚的感谢、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谢谢大家! 五、武德、武礼和精神文明建设 红拳文化研究会的宗旨是,不仅要把武术练一练、打一打,健身强体、提高技艺,更重要的是把它放在一个文化的大课题上进行研究。武德、武礼、精神文明的建设是我红拳文化研究会经常议论的话题。我们组织过“武德、武礼”的学习与讨论,我们也编写出“武德、武礼”的有关文章,我们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坏,放在评定各队的好、坏的对比中,我们把“武德、武礼、精神文明建设”放在各传习所的日常工作中,集训、比赛设“精神文明奖。”赴京的武林大会、红狼俱乐部参加的中国武术职业联赛,首先从武德、武礼做起,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要求选手上场比礼,下场收势、立正并步,双手做出特点的动作,双方比赛时,必须道一声“请”方能开始比赛和切磋。学习和交流中,双方点到为止、不故意伤害对方。我们认为,“武以载道”,武术有技击理论也有人生哲理,武术升华到“道”的境界、习武的过程就是一个强身健体、不断完善自我人格的过程。武以德立、德为艺先,我们红拳文化研究会必须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不断挖掘武术文化,把我们红拳文化研究会办成一个真正的以“文化”为载体的红拳研究会。我们的常务副会长王保证拜红拳前辈、6合枪的传人、86岁的德高望重的刘存和老师为师,300多人的拜师会档次很高、场面很热烈。我们的目的在传承武术文化,拜师的礼仪,效果很好、反响很大。 武德、武礼、精神文明建设永远是我们红拳文化研究会的第一话题,我们要把红拳文化当成一个大事来抓。 今天我汇报了五个方面的问题,因为准备的仓促,未能全面汇报五年工作,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 报告人:雷志敏 2010年7月9日 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 2010年7月9日 其中六(和)国家不让输入,只好用6代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