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红拳热讯

媒体报道

研究会活动

红拳十年

传播范围

国际交流

研究会简介

组织人员

研究会领导

红拳历史人物

红拳传人

红拳名人

名师专访

精彩瞬间

赛事专区

开幕式盛况

各界比赛

各地活动

交流活动

教学视频

套路欣赏

名家讲拳

红拳传承人传习所

红拳训练营

会员申请

央视武林大会

赛事回顾

国际赛事

国内赛事

参赛中心

政策文件

论文专题

红拳理论

光辉历程

理史研究

武林动态

武林名人

武林传闻

走进红拳

红拳教材

VCD教程

红拳礼仪

红拳器械

红拳博客

校园培训基地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

论文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拳秩事 > 论文专题
红拳文化历史人物
时间:2014/4/26 17:32:04   来源:法门寺精英文武学校  作者:李伯强   浏览:3441次

在陕西红拳的历史长河中,红拳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如同陕西秦腔一样在西北大地传承和发展着,由于其地域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影响,使红拳在发展中融入地方方言及儒、道、佛各家思想的存在,与哲学、医学、美学相交融在一起,到明清两代得到发展及升华,并涌现出许多红拳名家及民族英雄。其红拳独特的风格深得西北群众所喜爱,同时也发展到周边省份。红拳以陕西为发祥地不断向全国发展。在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孕育了不少民族英雄,是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是他们不畏强暴与封建社会展开斗争,谱写出很多可歌可泣的传奇诗篇。

一、扶风名将人才辈出:

西府及宝鸡地区,为周秦文化发祥地,也是楚汉相争之地。在周秦文化的孕育下,西府人骠悍、英勇、文韬武略誉满华夏。东汉时期扶风人才辈出,多为朝廷及边塞高官如班、马、耿、窦四大家族。班家文武兼有,素以文才、武略盖世;马家耿心保国兴汉,以威武出名,窦家曾出一公、二候、三驸马、名声显赫。

班超:字仲升,班固弟。据《后汉书》及《古扶风志》载,班氏家族世居扶风县城南飞凤山下渭水河畔的班家谷,今南台村。汉帝建初三年,班超率领大军,打败了龟兹等联军,统一了西域。班超驻镇西域三十一年,保护西域各国免受匈奴侵扰,保护“丝绸之路”畅通立力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被朝廷封为“定远候”(后汉书西域传依据)。

马援,字文渊,东汉名将,少年时代酷爱兵书,钻习军事,精通《孙子兵法》。汉光武帝刘秀十分欣赏其军事才能。汉建五年拜为太中大夫,平叛羌人,击败武都参狼羌。后为虎贲中郎将,汉十七年郡麋冷县(今越南北部)起兵叛乱,光武帝惊慌,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向交趾进兵,经一年激战大获全胜,被封为“新息侯”。后进军五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今留墓碑,汉伏波将军,扶风城关镇扶波村。三国时马援之后马腾任西凉刺史,滕之子马超,马岱皆为三国名将。

马超,字孟起,东汉末年偏将军,父因“衣带诏”被曹操杀害后,其率兵反西凉与曹军交战渭河西岸,直追杀到潼关。马超武艺绝伦,锐不可挡,曾与刘备的大将张飞大战于薛明关,二人均英勇过人,昼夜轮战,换马不换人,激烈尘墁。三国戏剧有“战马超”之说,后马超终被进封“郡乡候”、现扶风留有马超胡同遗址。

窦宪,东汉大将军窦勋之子。建初二年任中郎侍、中虎贲,中郎将、黄门侍郎等职。和帝刘肇登基,匈奴南侵,和帝拜为东骑将军,兵马大元帅,率兵十万出击匈奴,与北单于王战于稽落山一举打败匈奴,斩首万余,西域八十个部落首领前来投降。翌年,又率兵攻击驻扎在金、徽山的匈奴余部,大获全胜,匈奴宣告彻底灭亡,西域从此平安。

二、张化龙其人与红拳

“公之捐躯为邑人也,而邑人岂能忘公乎’”这是清宣统二年1910年为悼念张化龙,邑人在扶风为其竖立的墓碑之上的碑文,今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张化龙,字云升,扶风绛帐中村人,出身武术世家,自幼习武,擅长大小连枷,有“手舞连枷,豆粒难入”之美名,师承扶风段家乡崔家坡崔教师(清咸丰年间,任省皇城清兵教头)。张化龙精于大小红拳,九拳、康熙四品桩拳,开科应试得中武生。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当时扶风农民苦于食盐涨价及繁多的苛捐杂税,以张化龙为代表,挺身而起,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至今扶、眉、岐三县等地人民群众念念不忘接辈传颂。

1952年扶风县委干部刘连山走访了段家、青龙,绛帐、午井一带,收集大量有关张化龙起义的历史考证,现存扶风县档案局。

扶风为凤翔府司务下设的县分局。而扶风的官盐由马临太包销,马排行十四,故呼马十四,是本县揉谷姜原咀人。他仗兄长马临佐(武举)之势包销,还严禁外买,并豢养“盐勇”。张化龙身处农村感受殊深与李化虎商议,决定发动农民,肩扛农具,围县城交农(集体上交农具);借此与县官面理,进行罢农斗争。于是传遍鸡毛信,信上写到:“如今竟至无盐可食,务于二月某日,每户一人带上农具,首来青龙庙集聚,然后向县官当面讲理”。

青龙庙依山傍水,地势险要,常是张化龙、李化虎等人习武之地,也是他们常于外界武林中人比武聚会之地,现还保留有他们练镖时扎过的栅(chuan)头及古庙门上的痕迹。

当日群众六七千人,人人都扛有农具,敲锣打鼓,由张化龙、李化虎领头奔向县城,怒吼震野。知县陈官韶不敢露面,在燃眉之急,并推举素有声望的马骅名为代表出城调解,对其三条件:停路捐、减盐价、清算恶绅帐目一一答应照办,农民认为问题解决,便带农具解围而去,交农斗争暂告结束。

同年九月,马十四又给每斤盐加四文钱。没办法,绛帐一农民从武功买盐,返回途中马十四的“盐勇”发现,打伤致命。死者家属状告无门,只有奔走呼嚎。张化龙闻悉,怒不可遏,要捉拿马十四,为民除害。九月下旬的一天,再度召集各家好汉,在青龙庙商议,张化龙统一指挥,李化虎捉拿马十四,其他人分别擒拿了贪污修学堂巨款的贪官污吏。经过周密安排后,十月初一,张化龙等人自带武器,在青龙庙聚集,率众挺进。而姜原咀方面,也有人急向马十四报说北原农民蜂拥而来的消息,马十四听后急步出门眺望,遥见北原之上人潮涌动,乱了手脚。捉拿的人踏烂销盐库,纵火烧了马家酒坊、染坊、粉坊和药铺,砸毁马家石碑五、六座。这场义举大快人心,群众谱歌日:“一龙二虎三个熊,各个英雄为人民,青龙庙上扎大营,马十四、杨新横不成!”的歌谣。

张化龙领众踏了马十四包销的官盐局,捣毁了马家,官府岂能座视无睹,于是差使搜捕首领。这年腊月,李化虎、帅大旗、帅还疆、权占疆四人被捕入狱。腊月二十三日张化龙带领几十位英雄,进入县城逢集,赶集的人很多。张化龙来到监狱的门口,指着监役喝道:“进屋去不许动!”监役立即报头缩进屋去,张化龙、邓孟熊二人双肩协力救出四位英雄。监役远观不敢近前,等英雄已走远,他们才如梦初醒,告知陈知县,知县亲自追击,行到东大街,被大同刘家堡赵七一杆子拨下马来,这时所有英雄早已渺无踪影。劫狱成功后,张化龙一行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举起了义旗,提出“打倒清王朝,赶走五洋人”;的口号在青龙庙扎营招兵,很快集众七千余人,自制器械,上桂红樱,组成一只起义队伍,公开与清政府对抗。

凤翔知府尹昌岭得讯后,丞报上宪,派刘琦和张管带领一营军队前来围剿。张化龙的义军趁其立足未定,发起突然袭击,将刘琦打的溃不成军,连夜撤回兴平回到西安。张化龙为了避开在平原开阔地带与敌人周旋的不利地势,率义军前往太白山九阳官依山面河扎寨,准备充实力量继续斗争。

碧血撒扶风,浩气漾关中

官府密探尹昌宏化名“许先生”混入义军,鼓捣舌簧,想从内部瓦解义军。张化龙轻信此人,时届年关,义军中有些农民思亲之念滋生,“许先生”便乘机煽动义军分散回家,腊月初八衙役大肆逮捕将李化虎、帅大旗等七人捕入狱中。赵彦熊闻风逃往甘肃后入新疆,其余也各自逃避,真是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当时张化龙是有时间逃走的,但他不忍心让群众受牵连,便从容就捕。腊月三十日夜,涂血鸡毛信迅速传至扶风、岐山、眉县及武功等地,信上写到:“大年初一围县城,救张化龙!”大年初一,聚众十万余人,围住扶风县城“还我张化龙,砍杀马十四”的喊声震天,知府尹昌龄只得站立城头婉言劝解,他说“大家回去,安心贺年,张化龙等人本府无权杀他,我报上宪,祈予赦免,不多日便可放回。”哄散了群众,解了城围。当晚就将李化虎等四人杀害于县城门外,正月初三晚又将张化龙杀害于县城小西门洞内。

宣统二年扶风农民集资树立起张化龙纪念碑一座。这座碑看起来是为纪念张化龙而立,实际上就是扶风农民起义纪念碑。过路游人浏览碑文,莫不感叹。碑现存陕西历史博物馆第四展室。民国初年,有人将这场壮烈斗争,谱写成《张化龙打盐局》秦腔戏一本,曾在扶、眉、武功等县各地演出后由于时移势异,逐渐湮没无闻。

三、爱国将领朱子桥维护红拳发展考证。

朱子桥:国民党下野将军,华北慈善会会长,名庆谰,字子桥,浙江绍兴人,生于1871年。武昌起义后任大汉军政府四川副总督,1923年来朱子桥任中东护路总司令兼东三省特区的行政长官。

民国期间捐款重修法门寺塔,在施工当中发现地宫,因时值战乱,朱子桥下令回填坑道,让在场的人发誓不说出此事。后载入历史,为“法门寺护宝人”之一。

民国1 8年,宝鸡大旱,灾馑三年。华北慈善会迁至扶风,由

朱子桥、崔宪楼为代表赈灾,赦食以救百姓,同时在扶风办起灾童教养院。收集宝鸡地区诸县灾童。在扶风县城、召公等地收留灾童6000人之多。购买土地5400亩,并建有果园、磨房、油坊、自产自给,同时在火车站修建货房400余间(解放后更名宝鸡市福利院),当时扶风匪患严重,朱子桥在河南、山东、甘肃、青海请来拳师,为灾童传播国技,以强其身,抵御外患。后因灾童院一度生活窘迫,无奈只得留用少数功力强硬的教练,最后朱子桥下令教拳师比武留用,当时扶风名家梁生辉年近5旬,以精湛的武艺力搓河南、山东、甘肃拳师后,在灾童院任教。在《扶风县志》朱子桥、崔宪楼赈灾赦食的老照片上,朱子桥、崔献楼身后,可见粱生辉先生红拳名家的身影。

四、红拳名家梁生辉传奇考证

梁生辉:小名虎娃,生于清光绪元年1871年,卒于1955年,祖籍宝鸡县阳平镇八庙村,民国1 3年迁至扶风段家乡沟老郭家村、儒学家,精通拳术。清末民初,关中闹饥荒,盗匪蜂起,抢劫成风,不少交通要道,路段人稀。粱先生见义勇为,常在蔡家坡地带多次制服土匪,名声大振。他的一生武风端正,品德高尚,颇受人们尊敬和爱戴,1955年遭人暗害。(据扶风县志载)

粱先生一生精通大小红拳,铁九拳、四门拳、启拳;功法有西阳桩、五虎桩,精于枪棍—梨泉枪、六和七水鞭杆、黑虎鞭杆。其鞭法理论有:短对长,脚下忙,长对短,手力腕,大如金刚、小如金猴、提鞭如猴的技法形态理论。爱国将领朱子桥非常赏识梁先生,并聘他为西北慈善教养院的武术教官,广传陕西红拳。朱将军在教养院设立教场,师生广习红拳,增强本身抵御匪患的能力。据传梁先生一生,勇于武学实践,常与来访武林之士较技。如甘肃花枪刘爷来访,梁师精湛的鞭法获胜,在扶风一时传为佳话。在农忙之余,梁生辉与崔教师广收门徒,在扶风的代表学生有:段家铁王村的王二、赵七,绛帐大营村宁正杰(扶风县志有载),都继承梁生辉老师所学,其红拳演练技法理论有:套路演练用意不用力,要求松活。歌诀有:“眼看脚不去、必定打不利;脚眼不望、必定打不上”的技法演练理论。

清咸丰年间,段家乡崔教师,武艺超群。在省皇城教练清兵,时目睹清贪污腐化,愤然弃职回乡收徒传艺,以图反清驱洋,代表学生:张化龙、赵信娃、邓梦熊。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领导本县农民起义的首要人物。镖师马步云在绛帐设立围子收徒传艺18年,代表学生有召公郭福魁(郭二)、杏林马三、终帐罗集贤。村设围子,到处建教场。民国1 9年(1930年),县灾童教养院设立国术院,粱生辉等人教练500余名儿童习武学艺。1970年随着上山下乡西安知青的到来,梅花刀、梅花拳相继传入扶风。

张化龙、李化虎、粱生辉等一代红拳英烈在西府拳史的长河中已流逝,但留传下的武技及永恒的思想,及在世的丰功让后人称颂。西府儿女热爱红拳,思念红拳先祖们的高尚武德情操,一幕幕传奇的故事在西府流传。西府红拳就是祖国武术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必将永远发出瑰丽的光芒。

本人在撰写此文时,受到扶风档案局、县志办领导及宝鸡武协的大力支持,走访了健在的扶风县的老拳师及名家子弟,得到了他们的很大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红拳图片
0条/共0页/当前第
上一页 下一页

发布评论

发布人:
发布内容:

版权所有Copy right(c)2014-2015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建西街99号 咨询电话:(029)87852585

陕ICP备20210005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