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红拳热讯

媒体报道

研究会活动

红拳十年

传播范围

国际交流

研究会简介

组织人员

研究会领导

红拳历史人物

红拳传人

红拳名人

名师专访

精彩瞬间

赛事专区

开幕式盛况

各界比赛

各地活动

交流活动

教学视频

套路欣赏

名家讲拳

红拳传承人传习所

红拳训练营

会员申请

央视武林大会

赛事回顾

国际赛事

国内赛事

参赛中心

政策文件

论文专题

红拳理论

光辉历程

理史研究

武林动态

武林名人

武林传闻

走进红拳

红拳教材

VCD教程

红拳礼仪

红拳器械

红拳博客

校园培训基地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

红拳器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拳资源 > 红拳器械
红拳“盘龙棍”
时间:2014/4/29 1:36:41   来源:《天中学刊》  作者:肖亚康   浏览:14035次

 

  摘 要:红拳产生于浑厚源远又独具特色的、不张扬的关中文化,红拳特定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地理位置和人们长期实践的结果,造就了有异于它种拳、械法的内容和特点。红拳器械中的“盘龙棍”被看作是圣贤帝王、技法精要、密之又密的棍术器械。从它的名字和称谓的渊源到古老的形式和内容、精神境界的推崇显现着自己的阴阳之理和特有的文化涵蕴,透示着器械技艺的古典与珍贵。

  关键词:红拳;盘龙棍;关中文化;

  Hongquan ——A Spiritual Analysis of Guanzhong Culture

  XIAO Ya-kang

  (PE Department of Huanghuai University Zhumadian Henan 463000)

  Abstract: Hongquan originated in the unique and introspecting Guanzhong Culture with a long history. Its specific history, local conditions and costumes as well as the long- period practice creates the contents and feature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types of Quan. Guanzhong culture provides valuable transmitting space and time for Hongquan, which makes it a regular and established activity in Guanzhong and Wushu culture.

  Key words: Hongquan; Guanzhong culture

  古老的红拳器械中有这样一个取义古典、技法古朴的棍术器械,名叫盘龙棍。盘龙棍是红拳拳系中古老而典型的棍法,因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创始而著名,其技法多含枪法,多含实用技法而绝少花招,以顺势持棍、调把换势、梢把兼用、长短兼施、刚柔相济而著称,更有灵猛泼辣、密集如雨、气势恢弘的演练风格。练习着若将整套棍法打完,步法留下的足印踩出的是一条凌空翱翔的巨龙,往返六趟的技法动作衔接巧妙的弧线构成了龙身,两头动作的繁简区分了龙的首与尾,梢把并用的实战手法配合的连环步组成了龙的四爪,整套动作的足迹摆出的龙栩栩如生。这也成为盘龙棍的一个传神来由,关中是帝王之都,数千年来,龙象征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文化核心,成为华夏民族的代表与象征!“盘龙”本指古代寓意纹样,龙纹的一种。盘屈交结之龙的形状以饰器物。北周庚信《庚子山集·镜赋》:“镂五色之盘龙,刻千年之古字。”在武术器械中成为原始图腾实物崇拜和文化的创造。盘龙棍在红拳拳系中被看作是圣贤帝王、技法精要、密之又密的棍术器械。从它的名字和称谓的渊源到古老的形式和内容、精神境界的推崇显现着自己的阴阳之理和特有的文化涵蕴,透示着器械技艺的古典与珍贵。

  1、盘龙棍渊源流变

  棍来源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工具,是最早被用于战争的武器之一。在原始时代,先人们居住简陋,没有锐兵利刃来防卫;为防御毒蛇猛兽侵袭,制造简单的树枝当作自卫武器,棍也多被称作“棒”、“梃”、“殳”等。战国时,孟子曾对魏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古代棍术流派甚多,明代已有少林棍、紫微棍、张家棍、青田棍、赵太祖腾蛇棍、贺屠钩杆、牛家棒、孙家棒、巴子棍、俞大猷棍法等十几种著名棍法。俞大猷所著《剑经》是集棍法之大成的著作,戚继光《纪效新书》、茅元仪《武备志》、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等对棍的技法均有详尽论述。相对来讲,棍法包罗万艺,是诸兵器的基础,程宗猷在《少林棍法阐宗》中说:“凡武备众器,非无妙用,但身手足法、多不能外呼棍……凡此类,难尽述”。明代何良臣在《阵记》中主张:“学艺先学拳,次学棍,拳棍法明,则刀枪诸技,特易耳,所以拳棍乃诸艺之本源也。”故称棍乃百兵之母。[1]盘龙棍作为一个棍术名称,在许多武侠小说中多被称之经典棍法,在山西榆次东阳镇人赵莲创的弓力拳门类,天津、河北流传的拦手门、以及武当少林都有称作盘龙棍的棍法。抟

  盘龙棍出自赵匡胤之手是许多人默认的,宋太祖(赵匡胤)之腾蛇棒在明代被继承和发扬,(《阵记》)据传在 “五代”末年,赵匡胤流落江湖,后经关东来到了关中。有一天赵匡胤游西岳华山遇到了唐末“五代”时隐居华山修道的原籍亳州真源人陈抟(北宋太宗时赐号希夷先生),希夷先生所习的正是当地流行着耍的红火的红拳拳法,俩人对弈下棋于华山东峰之巅,以输赢华山为注。这便是华山“下棋古亭”的传说,结识当中进行了技艺传授与交流,后来赵匡胤做了北宋王朝第一代开国之君,后人为避讳起见,把他随陈抟所学的三十六势的“关中红拳”美其名为“太祖红拳”。这路拳在民间一直流传至今。红拳在关中地区流传到北宋已成为陕西主流派的拳种。至于他的器械是除了太祖长拳之外在武术界的另一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宋太祖赵匡胤年轻时,是后周皇帝柴荣手下的一员大将,武艺高超,据传赵匡胤镇守后周边陲重镇西林川遇邻国御前大将军刘定国率军攻打时,交战中赵匡胤手中的齐眉棍前端被砍裂回城休整,上街巡视,偶遇守城的士兵与一粗壮的汉子打架。从粗壮的汉子手中拿着的农具连枷的式样与特点将自己的棍加工成梢子棍,自语道:“此棍似断非断,似折非折,有头有尾,首尾一体,就叫‘盘龙棍’吧!” 次日晌午,赵匡胤以盘龙棍打得刘定国军队四散逃窜。盘龙棍便在武林中流传开来。

  2、盘龙棍之与梢子棍

  棍棒是最平凡、最实惠的武器,在水浒世界中是独领风骚的就是杆棒,王进和史进的那场较棒更是揭开了梁山事业的序幕。从《水浒》·大宋林冲正文第三十五章·赵匡胤的盘龙棍,鲁达做客林冲家中,林冲呼喊鲁达起床,无果,林冲怕怠慢了鲁达而耽误吃饭,林冲走到厨房,案板上拿起洗菜用的铜盆和灶台上盛饭炒菜用的铜勺,出了厨房,走到鲁达住柴房门口。“咚咚咚呛”的边敲边唱,鲁达一脸怒气勃发的从柴房屋里拿着根柴禾棒子蹿出来,照着林冲当头就砸,林冲大笑着躲了过去,鲁达一个没砸中,却把那柴禾棒子砸折了,这根柴禾棒子是新砍下来不久的柳木,折了之后长的半截在鲁达手里攥着,短的半截被柳树皮吊着晃来晃去。鲁达也顾不得去掉短的半截,直接把柳木棒子抡起来照砸林冲,林冲继续“咚咚呛”敲了出来,却没有防备,眼见那柳木棒子夹杂着呼呼风声又落了下来,赶忙举起右手中的铜勺招架,却只架住了鲁达手中那半截长柳木,短的半截在柳树皮的牵连下拐了个弯,狠狠地砸中了林冲的肩膀。鲁达见比武了这么多天,第一次在林冲手下占便宜,嘴里头说到:“哈哈,这下可叫我逮住了,咱太祖皇帝的大盘龙棍果然不同凡响,你敢打扰哥哥我睡觉,给我看招!”林冲对这种兵器接触较少,跟鲁达打起来后,鲁达十棍之中,总有那么一两棍能把林冲逼得手忙脚乱……。

  由此可以看出,相传中的赵匡胤盘龙棍似乎就是大梢子棍。大梢子棍也称连枷,古时农民拍打农作物脱粒用的一种工具,在一根长约二米的木棍前端,用铁环连接一条长约五十公分左右的长方形木板或一排短棍而制成。使用时,双手挥动木棍带动短排棍产生“离心力”来拍打农作物。经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演变成一种武术兵器,并在实战中发挥了很大的威力。每当逢年过节,社火集会,舞狮、拉场聚集热闹时,用链枷棍打斗表演,别具风趣,大梢子棍由长短不同的两根木棍以铁环相连接而成。短棍的长度是长棍的一半或短,练时单手握住长棍的端部,舞动时以长棍带动短棍。

  红拳门类中也有大梢子棍和小梢子棍,受红拳文化风格的影响,同属棍类技术特点,自然技法有相近之处,但红拳中的盘龙棍是一根不带短棍的直棒,传说中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创始的盘龙棍,又称大梢子棍,专用来扫击敌军马脚,破甲兵或硬兵器类,使之丧失战斗力。我们可以分析,即使赵匡胤创始大梢子棍,但是创始之前赵匡胤一直使用的是五尺直棒,他的主要技法还是棍枪技艺。另外,梢子棍应源自农家打场的农具连枷,在北方称“梢子”,在宋代已经用于军旅必备兵器,宋仁宗庆历年间,杨偕曾向朝廷进献自己制作的铁皮包裹连枷,建议用来装备军队,这种兵器西夏也在使用。《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三《器图》:“铁连枷棒本出西戎,马上用之,以敌汉之步兵,其状如农家打麦之枷,以铁饰之,利于自上击下,故汉兵善用者巧于戎人。”[2]另外,梢子棍和《墨子·备城门》中介绍的“连挺”比较相似,《通典·兵·守城法》:“连挺,如打禾连枷状,专用打城墙外上城敌人。”从《墨子·备城门》成书年代来看,连挺既能守城攻敌,自然也对近似之物梢子棍的军事价值和形制以及技法产生影响。由此可见,连枷“梢子棍”的使用应该比宋太祖要早的多,故而可以推断梢子棍并非宋太祖赵匡胤所创,梢子棍被称盘龙棍有托名之嫌。宋太祖赵匡胤创始的盘龙棍是一直使用的是五尺直棒,不是长短棍由链连成的梢子棍之类,梢子棍或许是后人为了体现其价值功能而假借托名宋太祖,这样的托名在武术内也是比较多见的。红拳门类中的直棒盘龙棍从其技术特点和动作内容来看更为靠近名代棍法技艺,从棍谱决、动作名称和内容以及宋太祖赵匡胤留下的太祖红拳来分析,红拳的盘龙棍与赵匡胤的腾蛇棒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3、关中红拳盘龙棍的内容、技击风格特点与方法

  盘龙棍传承着传统文化源远又独具特色的关中文化,技术范畴体现了关中文化特征,包涵了红拳功力功法训练到套路的劲力风格,突出了红拳磅礴的体系和鲜明的技术特征。盘龙棍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和红拳一样架式工整,动作技术直来直往、粗狂豪迈,这一点和关中人的性格是吻合的。关中素有“八百里秦川一马平川”之称,在农业经济时代是难得的沃土良田,造成了陕西人固守家园的性格。使得陕西人的思维严谨务实、四平八稳、不事华虚、不喜张扬,不耍花拳绣腿,关键时刻却能以奇制胜。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老红拳门类,外地拳种进入陕西很快就会被红拳化,重实效的造就了“打人如灯草”般的胆识、豪情与气概。红拳特定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地理位置和人们长期实践的结果,培育了盘龙棍有异于它种器械的内容和特点。盘龙棍技术属于攻击型棍法,大劈,大开与小巧刁钻多变结合,劲整力齐,全身力量集于棍端,横扫一片或力扎一点,刚中带柔,柔中寓刚,步形身法也讲究灵活自然,身棍协调,形成进退皆打的特点。练习时技击基本功颇为不易,但练成之后对敌时却往往能得心应手,攻其不备。

  盘龙棍主要用法有:劈、崩、抡、扫、缠、绕、绞、云、拦、点、拨、挑、撩、挂、戳等。其主要击法有劈、绕、拦、戳、点、拨、撩、绞等。技术包含、融合了一些流传有绪的枪法技术,密集多变的西北棍法内容,关中民间拳家们极富品味的谚语“枪见六合亡,棍遇盘龙败”。 拳家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体现了盘龙棍的技术地位。

  盘龙棍谱

  盘龙神棍莫可夸,招招实用好棍法,太祖跨杆世无双。

  手提盘龙当头照,探营瞭哨把敌寻,休将盘龙当俗传。

  三进步连环扎枪,一步一扎令人惊,枪枪中平势难挡。

  偷步盖打身要急,拧身撩打龙抬头,太祖甩棒把道开。

  指人头,扎脚面,指上打下人难防;千变万化妙计多。

  前管后锁下平枪,迎面花子下拦腿,拨草寻蛇不用慌。

  白蛇吐信先取心,雪花盖顶伤敌根,里慌外扎紧如风。

  抡格横护龙伸爪,怀抱琵琶列枪势,挑拨转拧接连打。

  棍中暗合拦拿扎,伤敌莫过棍头戳,盘龙兼枪最为良。

  天下盘龙莫要问,行拳打棍要提防,太祖奇功江山定。

  盘龙棍正套有六趟,序(套)另有一趟,典型动作内容有躬身揽棍、日头照、寻营瞭哨、朝天一炷香等以及金鸡独立、转身贯耳、列枪势、三步三枪,偷步盖把、怀抱琵琶、进步贯扎、行步提撩、魁星点笔、白蛇吐信、撑补飞燕、凤点头、担山势、偷步偷枪……等等。盘龙棍技法讲究:指东打西、点上扎下。大开大劈、稳扎稳打、快速换手;步法讲究闪、绽、腾、挪,偷步换势;势法讲究各势不同,随势换法,灵活换把,每手换势,尤见其神化敏捷之妙。对于技术的提高有一套较为系统的基本技术练习方法。盘龙棍练习重在耐力与速度上下功夫。由于棍本身的杀伤力很小,多形成仗伤,但是,若兼含枪法内容就不一样了。戚继光所创大棍之法,“不过一打一戳,何其简单”。[3]“打人千万,不如一扎(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盘龙棍算是红拳经典的技法又是打基础的器械,其招法不是太难,多是些实用棍法,而少花招。技法以劈、缠绕、拦、点、戳等为主,和攻防之法相以为用的还有步法、身法、腰法和眼法。因此,要求有很高的下盘腿部根基的稳固力以及劈、缠绕、拦等技法的手臂力量、点、戳等准确眼力功夫和整体协调能力。关于下肢稳固练习的传统方法有马步提抖石锁、独立步千斤卷、移动步抛接沙包、行步捏抓泥墩等,通过增加身体负荷与行为难度来达到下肢在技法实施过程的稳固与协调目的。练习臂膀、腰膀力量的基本方法有俯卧铺地蹦、拿大顶、转大水缸、转石橹、抖大杆、二人拧干较力等来增加上肢臂膀、腰膀力量与耐受程度。基本技法基本功重在棍法击打的准确性与反应速度,包括快速换势和倒手换把,追求戳、劈、崩、拦、点、拨、挑、撩的快速反应与准确性的修炼。对于准确性与反应速度的练习方法有戳击摆动的小沙袋取准练习、随着沙袋摆动,运用戳棍、扫棍、点棍、挑棍等边摆动边戳、点、挑、拨沙袋,练习眼急手快,随着功力长进,逐渐加快沙袋摆动速度或者悬吊多个沙袋提高功力。对于拦、扫、点、撩、挂等技法的快速反应与准确性的修炼还可以借用竹林、小树林、沙袋群、木人桩或树桩来提高各种进攻技法的实施应用。

  另外,关于拨、缠、绕、绞的防守技法有枪术法拦、拿的方法在木柱子或树桩两侧划月,也可以在空中用绳子固定的铁环里绕圆、或者二人滑杆对棍等来提高缠、绕、绞以及缠劲、抽劲、压劲、拨劲及步法、距离等功力方法。整套技法练习时,每一个或组合技法动作都是结合攻防意识练习,悟透所练动作招式的技理含义、游刃协调掌握技法,才能有信心去追求“提棒擒敌”,精益求精,达到棍法技击“神明、神化之境”。

  4、小结

  俞大猷曾有一段十分生动的比拟,他说:“用棍如读四书,钩、刀、棍、钯如各习一经,四书既明,六书之理亦明矣,若能棍,则各利器之法从此得矣”[4]盘龙棍是红拳器械中的基础技艺,在一定程度上保存着较为古老的形式和内容。是一个颇古味的器械,在劲力和技击上,它和一些较为古典的兵器相比有统一的一面,但又受关中文化的影响而独成技术,浸染着关中文化的痕迹,成为红拳拳系中经典的器械,体用兼备的技法特点,体现着红拳的魅力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蕴涵,是一份珍贵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保护珍贵技艺找回自己失落的武学本位和研究价值观上愈加显得难能可贵。

  参考文献:

  [1]赵国庆等.中国武术史话[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9:226-227

  [2]中国武术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国武术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9:117

  [3]张大为.武术谚语释义[M].红旗出版社,1988.8 :7-9

  [4]段克发.《剑经》中棍术的战术与技法述要[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3:72-74

  作者简介:肖亚康 (1977—)男,陕西周至人,黄淮学院体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与技术训练;

红拳图片
0条/共0页/当前第
上一页 下一页

发布评论

发布人:
发布内容:

版权所有Copy right(c)2014-2015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建西街99号 咨询电话:(029)87852585

陕ICP备2021000514号-1